现如今很多兰州建筑工程因为工期的缘故,对于地基的施工都存在一些硬度上的欠缺,导致软弱地基的出现,那么软弱地基的施工常用方法包括:置换及拌入法,这种方法包括换土垫层法、振动碎石法、深层搅拌法、旋喷法等,要求湿陷性黄土、杂填土、软弱地基的浅层不排水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、粉土、人工填土淤泥、淤泥质土、含水较高的粘性土、粉土、超软土地基标准贯入度小于10的砂性土,小于5的粘性土等;振密及挤密法。
这种方法要求地下水位以上,含水量接近.优的粘.性土、砂性土、杂填土地下水位0.8m以上的杂填土、非软粘性土、无粘性土碎石土、砂土、非饱和粘性土、黄土、高填土地基杂填土及含砂较多的松散土地基;预压法。这种方法用于各类软土地基等。
可以设置沉降缝,沉降缝能有效的减轻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危害,用沉降缝将建筑物包括基础分割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沉降单元,根据经验和模拟计算,应在下列部位设置:
建筑物或荷载突变处;长高比过大的建筑物的适当部位;地基软硬交界处;地基基础处理不同处;局部地下室的边缘;分期建造房屋的分界面;一般沉降缝的宽度为:二、三层房屋为5~8cm;四、五层房屋为8~12cm:六层以上不小于12cm.同时还要控制相邻建筑物的间隔距离,根据影响建筑物的荷载大小、受荷面积和被影响的建筑物的刚度以及地基的压缩性等条件,归纳为“影响建筑物的沉降量”和“被影响建筑物的长高比”两个指标。
改进结构设计
建筑物地基所受的荷载中,建筑物的自重所占比例很大,民用建筑约占60%~70%,工业建筑约占40%~50%。减轻自重的主要措施有:减少墙体重量;选用轻型结构。要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:
一是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。
长高比是决定砌体结构空间刚度的一个主要因素。L/ H越小,建筑物的刚度越好,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调整能力也越大,实践表明L/H <>3.0 且S>12cm 时,建筑物极易出现裂缝。根据调查,二层以上的砌体结构长高比不宜大于2.5,对于平面简单、内外墙贯通、横墙间隔较小的结构,长高比不宜大于3.0,不符合上述要求的,要设沉降缝。软弱地基上的三层及以上的房屋,其长高比不大于2.5。
二是设置圈梁。在建筑物墙体内设置圈梁,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,提高砌体的抗剪、抗拉能力,这是防止裂缝出现和防止裂缝发展的有效措施。
对于地表变形很大的地区,阻止裂缝出现不可能的情况下,为防止房屋的突然倒塌,保持带裂缝房屋的整体性至关重要,需采用构造柱、圈梁等。圈梁对帮助减小沉降裂缝是不容忽视的,墙内设置的圈梁能增强墙体承受挠曲应力的能力,圈梁又如钢筋,主要承受拉力,能在一定程度上你不砌体抗拉强度低的弱点,但是圈梁必须与其体结构结合成整体,否则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
三是合理布置纵横墙。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,墙身是主要的受力构件,纵墙应尽量避免转折或中断,防止刚度消弱而损坏,建筑物横墙能起到加强整体刚度的影响。